動物分類學:無脊椎動物 -> 軟體動物門 -> 後鰓目
後鰓動物由前鰓動物演化而來。在整個演化過程中,後鰓動物的硬殼會退化及變得細小,甚至會被藏於體內或完全退化消失。後鰓動物包括裸鰓海蛞蝓、海兔、側鰓海蛞蝓和吸食細胞液海蛞蝓等。
所有後鰓動物都是雌雄同體的。它們擁有雌性及雄性的生殖器官,能同時製造精子及卵子。後鰓動物的生殖器位於身體的右方,並經過高度的特化,為了防止自體受精。在交配時,一對後鰓動物會互相貼近對方的右邊,然後交換精子。受精後,它們會以黏液把卵子黏附在一起,然後把它們固著在堅硬的岩石表面,形成一條如捲曲絲帶狀的卵子束(見下圖)。
裸鰓海蛞蝓的鰓大多位於身體背部的後方,由於沒有硬殼的保護,它們需要其它的防衛措施。
裸鰓海蛞蝓身上鮮艷的顏色主要取自獵物,有警告獵食者的作用,使它們誤以為該動物有毒。有些裸鰓海蛞蝓會使用化學武器來毒害或教訓捕獵者。它們大多能製造或保留獵物體內的有毒化學物質,有些甚至能借取其它動物的防衛武器,作為己用。有些以海葵及水螅為食的裸鰓海蛞蝓,能把未經消化和破壞的刺絲細胞運到背上露鰓的末端,作為自己的防衛武器。
大部分的裸鰓海蛞蝓都是選擇性的食肉動物,它們主要的獵物包括海綿、水螅、海葵、海鞘及其它後鰓動物等。裸鰓海蛞蝓的壽命很短,由數星期至一年不等。
一如其名,海兔外形像一隻小兔,可愛非常。它們的硬殼可外置、內藏或完全退化。海兔體長可達數十厘米,為最大及最長的後鰓動物,最大的體長能達到40-50厘米。
所有海兔均以海藻及海草為食,它們多在混濁及佈滿海藻的淺水處棲息。
側鰓海蛞蝓的鰓通常在身體右邊,位於套膜及腹足之間。它們大多棲息在淺水的潮下帶,但有些品種可在水深超過三十米的地方發現。側鰓海蛞蝓全是食肉動物,主要的獵物包括海綿、海鞘及其它固著的無脊椎動物。
(上面這種側鰓海蛞蝓通常在夜間出沒,體長大約有10厘米,其分泌的酸性物質會引起皮膚的灼傷)
側鰓海蛞蝓的防衛武器是酸性的分泌物,此化學物質可引致皮膚灼痛。
Elysiasp.(Elysiidae)
Thuridilla bayeri (Elysiidae)
如裸鰓海蛞蝓,吸食細胞液海蛞蝓的身體也經過高度的特化。它們口部的觸手細小,有些甚至與鰓一樣,已經退化消失。吸食細胞液海蛞蝓最明顯的外表特徵,是那捲曲的觸角。
吸食細胞液海蛞蝓主要以海藻為食。它們的齒板及口部已演化成專門刺穿海藻細胞及吸啜細胞液的結構。
感謝網友 提供了。